為了融入當地的賤人媽媽團,更重要的是,得幫兒子找到玩伴
被貴婦媽媽排擠在外的溫絲黛,不得不運用深厚的人類學與靈長類動物學知識
臥底觀察上東區這個超富裕部落的特殊文化與種種儀式。

然而,關於孩子、教養、家庭、自我價值的種種人生災禍,
同樣會降臨在一切看似不虞匱乏的上東區部落⋯⋯這群媽媽又會怎麼做?

溫絲黛.馬汀和先生與年幼的兒子抵達上東區後,發現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小部落。那裡的媽咪超級有錢,也超級排外,你和那些女人打招呼,不會得到任何回應;想跟別人家的孩子玩,首先得爭到頭破血流。而她們施展特權更如家常便飯——超限量的名牌精品,弄不到手絕不罷休;去迪士尼樂園,誰跟你在那邊排隊啊?她們會想盡辦法找到有迪士尼殘障通行證的導遊,一路暢玩無阻。

感受到文化衝擊的溫絲黛,只好利用自己的人類學與靈長類動物學知識,努力在新環境站穩腳步。她模仿靈長類研究權威珍.古德(Jane Goodall),觀察上東區的交配儀式、示威儀式,以及接送孩子上下學時有如東非狒狒的眾媽咪;她也從人類學家瑪格麗特.米德(Margaret Mead)的角度,理解上東區部落的季節遷徙、狂熱健身儀式與交配儀式。

然而溫絲黛也察覺,即使在資源極度豐沛的上東區,依舊免不了各種天降的災禍。在富裕的表象之下,這些宛若天之驕女的貴婦們,往往夜不成眠、充滿不安全感,無法免於身為人妻、身為人母、身為女人的種種焦慮與失落。她們為了把孩子送進貴族學校而拼命;為了孩子的一點點不完美而恍神崩潰;為了總是「不在」的男人與總是「在」的女人,瘋狂展示最新、最昂貴的名牌服飾;她們多半有常春藤名校學歷,卻只能放棄自我,仰賴另一半核發的「年終獎金」⋯⋯。

溫斯黛以時而詼諧、時而銳利的筆鋒,揭開光鮮表面下的殘酷真相。本書不僅是揭發1%階層祕辛的批判與嘲諷,更是一位人類學家走進了每個城市都有的「上東區」,她試圖融入並生活於其中,為我們揭露權力階層的文化符碼,也嘗試找出人性於本質上的共通之處。

作者簡介

溫絲黛.馬汀博士Wednesday Martin, PhD.

於密西根大學修習人類學;後於耶魯大學取得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博士學位,側重於人類學、人類學史與精神分析史。長居紐約,於此地有逾二十年的寫作與社會研究者經驗。常於《今日秀》(Today)、《早安美國》(Good Morning America)、CNN、全國公共廣播電台(NPR)、NBC News、BBC Newshour、福斯新聞(Fox News),探討繼父母/親子議題。文章常見於線上版《今日心理學》(Psychology Today)、《紐約時報》(New York Times)、《紐約郵報》(New York Post)、《每日電訊報》(Daily Telegraph)、《大西洋月刊》(The Atlantic)、《哈潑時尚》(Harper's Bazaar)、《The Daily Beast》等。另著有《Stepmonster》一書。目前與丈夫和兩個兒子定居紐約市。

 

一樣是冏星人推的

看完這本,覺得好野人的世界真的是很不可思議

每個人家裡都有飛機,要什麼有什麼

作者即使拿著柏金包,也都會被店員嘲弄著說:看過上個貴婦拿的柏金包,妳這個就還好了!

讀完此書才知道,原來柏金包不是有錢就能買到,還要你夠有權夠有力才有資格擁有

所以柏金包代表的就是身份地位R~~~

 

書到末端寫道,她失去了一個孩子

那些可怕的貴婦媽媽,紛紛的安慰她,陪她

讓她覺得不可思議,平時欺負她,拿柏金包撞她的貴婦媽媽們

竟說著她們也失去過孩子,她們都懂都明白這是什麼感覺!

 

十幾年前,我也曾失去過,跟作者一樣,本來不想要,後來決定留下來

或許是他知道我不想要他了吧!沒了心跳,就這樣流掉了!

那時,有同事告訴我,她也曾經歷過,那真的是很大的安慰

接著的幾年,有遇過兩個媽媽跟我一樣,

我告訴她們,我也有過

我不知道能不能安慰到她們,

我只知道當時我那同事真的給我很大的安慰

讓我知道不是只有失去過

謝謝妳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ckey230 的頭像
    mickey230

    有的沒的

    mickey2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